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7的文章

地球是孤獨的:從天文物理學、太空生物學、行星科學探索生命誕生之謎

本書從嗜極細菌的發現說起,證明生命的出現也可以是在極端的高壓高溫極酸極鹼或所謂有毒(對人類而言的有毒環境)的環境之中。再以宇宙適居條件引導至天文物理,闡述太陽系生成的原始環境,引接至生命的緣起,由無機物化合成有機物的各種假說。作者再把視角轉至地表之下的地層結構,推論古代地球大氣環境。後段說明板塊運動的成因與對地球上生物的影響。   Chapter 1 宇宙可能處處有生機  現代生物分類法源於18世紀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發明的分類系統,其巨著《自然系統》(拉丁文 Systema Naturae )中,自然界被劃分爲三個界:礦物、植物和動物。林奈用了四個分類等級:綱、目、屬和種。在林奈之後,根據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關於 共同祖先 的原則,此系統被逐漸改進,依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kingdom→division→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 然而,古菌的發現讓科學家必須設計出全新的生命類別。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學者,Carl Woese在1990年提出「三域法」也就是位階高「界」的「域」,在此架構,五界散佈於三域中: 細菌域 (Bacteria)、 古菌域 (Archaea)和 真核域 (Eukarya)。真核生物包含植物、動物、單細胞生物和真菌。古菌域細分成兩個早先不存在的界:嗜熱原祖細菌界、甲烷產製原祖細菌界。 圖片來源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7/PhylogeneticTree.png 科學家研究火星的原因之一,火星地層記錄著地球上的地層無法發現的古老生物遺跡,可進而比對地球上相對應的地層,建立太陽系早年環境。就古老岩石而言,火星的化石紀錄或許比地球來得完整,因為火星上少有侵蝕作用或板塊運動,不會抹去數十億年的化石紀錄。   Chapter 2 宇宙的適居區  1978年天體物理學家哈特提出,大約40億年前...

空間拜物教(Spatial Fetishism)

如何從地理學角度思考解釋(think geographically),而又不落入空間拜物教的陷阱。進一步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之現象舉例解釋。 網路只能找到東吳大學石計生教授的網站: http://gis.cstone.idv.tw/index.php?pl=109&ct1=49 節錄演講內文片段: 其實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是一種實證的應用科學,但它也可以是一個後現代科學,它是「 多重所指 」的、「 擬像 」的、「 解構 」的,但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最後我們會不會搞到像蘇賈 (Edward W. Soja) 所講的 「空間拜物教」(space fetishment) ,也就是馬克思類似所講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ment)的崇拜空間的結果呢?我們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空間的力量有這麼大嗎?」這個懷疑是有道理的,因為蘇賈在他的 《第三空間》 一書,他提到任何面對空間的時候,我們要解決 「三元辨證」 的問題,第一空間是物質的、物理的自然空間,我們所有看得到的東西,例如:山川、河流等都是屬於第一空間;第二空間是想像的,心理的詮釋;第三空間就是那些差異的空間,而蘇賈這個權威的後現代地理學者,他是非常質疑GIS的,他認為地理資訊系統只能夠處理第一空間,但他講這話的時候是在1989年(他在寫 《後現代地理學》 一書的時候);但GIS的突飛猛進是在1990年之後,所以GIS可以運用的領域和範圍事實上是可以突破蘇賈所認定的只能處理第一空間的問題,但蘇賈為什麼這麼講,因為1989年他所使用的軟體是早期的Arc Info,不斷地在靠寫程式的一個軟體,難學容易忘,但現在的GIS軟體不斷有圖像化及開放性存在。而在蘇賈《第三空間》書中提到第二空間之所以不能處理,他所舉的例子說:「窮人相較於富人,有極度地域化的心靈地圖,富人的心靈地圖則沿著加油站的良好道路地圖」,現在看來也沒有那麼困難,即使你說人的心靈是無法被量化,無法被具體呈現,可是他總是有提到現實地理的參考點-就是「加油站」,所以沿著加油站所產生對於富人行車軌跡的心理想像,這邊提供一個線索給我們去思考,即使你講的是第二空間好了,你認為他沒有辦法在GIS呈現,可是任何心靈的詮釋和想像,他一定有一個現實世界的對應物,那個對應物就是在他的例子中就是「加油站」。對我們來講,比如說,你畫一個士林地區的地圖,你把士林地區的...

FELIX BAUMGARTNER 摩天大樓跳傘得逞

2007/12/12 一個奧地利籍的極限跳傘家BAUMGARTNER,從台北101縱身一跳,跳出了知名度,也跳出101的安全漏洞。落地之後,攔了計程車,2個小時內就溜到香港去了。在世界各地摩天大樓跳傘,讓他從此變成各國的拒絕往來戶。下一個目標或許是上海國際金融大樓唷~ 未來杜拜塔肯定也是他的目標之一。 Leap off from Taipei 101

憶 陳斗生老師

2006年9月終於進入了大學的最後一個學年。相較於前三年每學期幾近滿學分的狀況,大四的系所預定課程忽然驟減至9學分,安排在校規定的最低修習學分。我想系上如此安排,並不代表這一年我應該學的東西就這9學分而已。而是可以對其他學系開設的課程,跨領域的加以涉獵。這也是大學的一個優點。瀏覽了全校各學院有興趣的科系裡看似有趣的課程,最後終於排訂了這學期的課表。其中一堂是在星期一下午1-2堂,地質系開設的「工程地質」,由於系上少有承認外系課程為畢業學分(選修後將不會列入系所承認之128個畢業學分,但將列入個人修習總學分。),便沒在選課系統中登記。但我還是列入自己的課程之中了。 課程是在總能讓我昏昏欲睡的下午第一堂,拿出特別準備的筆記本,習慣的抄著老師上課投影片大綱,以及上課提到實用的工地現場鑑別方法 ──「同學們有下次機會到戶外走走時候可以注意該地的樹幹如果呈S型生長,那這棵樹原先可能長在邊坡上,後來崩坍了,才滑到你眼前。對於這樣的基地就要特別注意。由一些不起眼的證據可以查出以前發生過的歷史。」 當時抄著抄著,聽到這個有趣的鑑別方法,忽然醒了過來。這個招數在系上在課本都沒看過呢!只有實地經驗的人才知道吧!(或許腦筋好的人第一次到達現場也能察覺。)平時光K課本教條就佔滿了思考空間,很少實地到戶外對岩石敲敲打打的我們,對於實務經驗當然是少之又少,趨近於零。每多上一堂課就愈覺得挖到高純度的礦脈,輕鬆學又無負擔,且實用! 當學生的一項本能就是抓老師的口頭禪,或許就是因為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坐在台下聽課吧。後來他就變成了一位很"OK"的老師,就是因為講課的轉折語經常是"OK"!我很晚才發現這個出現頻率不低的"常用字"。就我對語氣的認知,老師除了深入淺出的解釋原理外,也希望同學能先思考並了解前面說的內容後,他才開始繼續講解接下來的部份。對於一系列的概念,總能先讓人確立基礎,才繼續發展下去的說話方式。說清楚講明白,日積月累才發展出的OK風格吧。 我們系上也有60-70歲的老教授,一位方甫退休,都是老態龍鍾,一眼就認定是爺爺級的。從來沒想過當時看到的陳斗生老師是一位高齡70歲,已屆古稀之年的老爺啦!上課活力不輸給我們這群自稱年輕人的青年人。 課程後面愈上愈精采,實務案例來到了高雄85大樓。又學到了一個土壤像果凍般的概念。一土地上...

改變世界的地圖

2007歲末,接下了大學生作業外包工程,看了兩本書,寫了兩篇讀書報告。在這本書裡可以認識很多英國地名與了解地質分布狀況。我可是拿著英國地圖抱著書,邊看邊找書中提到的地名呢!看完之後,魂都飛到英國神遊去了。什麼時候才能到英國吃喝玩樂呢 >"< 以下是書中各節讓我覺得新鮮值得一記的部份,也是我看這本書時所作的筆記,以及網路上相關的資料。 Section 1 乘北上驛車逃離 對於故事主角做了整體概念性的介紹,從Burlington House上掛的第一幅地質圖作為序曲講起。自出獄開始走過的路線,對倫敦街廓做了概略性的描述,使讀者漸漸融入當代情境、社會文化與習俗當中。 Section 2 自沉睡中甦醒的土地 從聖經的「創世紀」引導讀者思考上帝造物,地球誕生的時間。當代人們普遍以聖經所記載事物與時間作為地球誕生與人類出現之依據,且無庸置疑。直到18世紀末人民開始有了科學與理性的思考,開始懷疑聖經所記載地球與人類誕生的時間。然而解開這個問題的辦法,或許就是依靠地質學這門學科。 Section 3 查得沃小石的秘密 這段從化石說起。查得沃小石 (Chedworth Bun) 是牛津郡常見的圓盾形石頭,上面有生物骨骼遺留下來的圖形。然而人們卻一直沒有發現這些圖案是古早生物死後轉變過來的,他們仍認為石頭是在創世記時就有的上帝產物,不可能會有生物存在,這些海中生物更不應該出現在秋玲山區地層當中。這也提到了身為科學家所應具備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察人所不覺,對生活周遭事物觀察並提出疑問,也藉此介紹了地質學的緣起。 Section 4 公爵和男爵的遺孀 18世紀中葉英國對於煤礦的大量需求,有錢的公爵們開始大量開鑿運河與開挖煤礦。開挖煤礦的過程中讓故事主角發現了煤炭的地層分布,進而推論英國過去在石炭紀時代曾經是一片佈滿植物的沼澤叢林。在山區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也可以推論該區過去可能為海平面以下,也是地殼抬昇的證據。 Section 5 來自地底的光 Smith 開始在各個礦坑中紀錄地層的連續變化,並詢問礦工不同地層的材料變化差異。同時測量地層的傾角 (dip-angle) 、傾向 (d...

英國秋季教育展

下午三點搭著公車到達世貿,下車地點剛好就是電視新聞炒了幾天的國際牛肉麵節,預計看完教育展就來這裡果腹當晚餐吧。據說一碗只要50元,"似乎"挺划算的。 今天的雲層特別低。 教育展就在世貿一館的二樓,逛了Birmingham University, Leeds University, Kingston University, King's college London。還有很多主要名稱一樣,主攻科目卻是食品、藝術、旅遊的大學,如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Birmingham College of Food & Tourism三所不同的學校。看得我眼荒繚亂@@"。 還有很多University London,卻是不同的學院,不相關的大學。問了King's college的洋妞,原來各學院之間是聯合(federal)的合作關係。 當然也問了最重要的入學條件。King's College攤位的Miss McDonnell寫了4點,他說只有4點而已。 1 .填寫申請表。 2.兩封推薦信。 3.大學畢業證書。 4.IELTS達7分 。 ( 最差也要6.5分) 或者iBT 94分以上也有機會。 她說得很輕鬆,看一看.....表格不會填,沒人要幫我推薦,英文考試滿分100考不到7分。 結果至少現在大學畢業證書還沒弄丟...... 逛完教育展,肚子也餓了,挑了遠從嘉義來比賽的一家,剛好工讀的小妞也可愛,魂就這樣被吸進去了。他們只賣半筋半肉,一下子就把小小一碗牛肉麵吃完了,好吃,但碗太小! 50元實在很貴! 得吃個兩三碗才行。下一家挑了個主打清燉牛肉麵,麵條沒有入味,味道就像在吃生麵條,牛肉不爛,一整個難以下嚥,把蔥花吃完就開溜,也忘了拍照。東區某間專賣高級牛肉麵的師父說過,牛肉麵清燉最難製作了。北投政戰對面一間百年清燉牛肉麵,做得就很好吃。但是顯然沒有來報名湊熱鬧。 等公車同時,爬上一旁的小丘,拍下傍晚細雨紛飛的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一旁的101大樓也點亮了紫色霓虹, 超低的雲層只能隱約看到6.5個紫環。(有8個環) 拍完就看到公車即將到站,一股腦衝進公車裡躲雨。坐到中山北路才發現本來要做的226,搭成266了!!還好沒睡著坐到荒郊野外,趕緊...

Colbie Caillat寇比凱雷── Bubbly

Artist: Colbie Caillat Song: Bubbly Album: Popular Songs ------------------------------- Will you count me in? I've been awake for a while now You've got me feelin like a child now Cause everytime I see your bubbly face I get the tinglies in a silly place It starts in my toes And I crinkle my nose Wherever it goes I'll always know That you make me smile Please stay for a while now Just take your time Wherever you go The rain is falling on my window pane But we are hiding in a safer place Under covers staying dry and warm You give me feelings that I adore They start in my toes Make me crinkle my nose Wherever it goes I'll always know That you make me smile Please stay for a while now Just take your time Wherever you go What am I gonna say? When you make me feel this way I just...mmm And it starts in my toes Makes me crinkle my nose Wherever it goes I'll always know That you make me smile Please stay for a while now Just take your time Wherever you go I've been as...

浜崎あゆみ──Endless Sorrow 無盡傷悲

收錄在 "I'm‧‧‧" 專輯,2002年1月1日發行。 例 (たと) えばひとりきりで 何 (なに) も見 (み) えなくなったとして 例 (たと) えばそれでもまだ 前 (まえ) に進 (すす) もうとするのなら ここへ来 (き) てこの手 (て) を 君 (きみ) にもし 翼 (つばさ) が ひとつしかなくても 僕 (ぼく) にもし 翼 (つばさ) が ひとつしか残 (のこ) ってなくても 例 (たと) えば信 (しん) じるもの 何 (なに) ひとつなくなったとして 例 (たと) えばそこにはただ 絶望 (ぜつぼう) だけが残 (のこ) ったなら どうかこの祈 (いの) りを 羽 (はね) のない天使 (てんし) が あふれてる時代 (じだい) で 君 (きみ) にもし 翼 (つばさ) が 残 (のこ) されてなくても 僕 (ぼく) にもし 翼 (つばさ) が ひとつでも残 (のこ) っているなら 一緒 (いっしょ) に... 一緒 (いっしょ) に... http://lh4.google.com/skyhuang.33/RyGGdtjQJZI/AAAAAAAAKqU/VJd5MK2ABpA/Endles%20sorrow.GIF

周杰倫──牛仔很忙

牛仔很忙 作曲:周杰倫 作詞:黃俊郎 嗚啦啦啦火車笛 隨著奔騰的馬蹄 小妹妹吹著口琴 夕陽下美了剪影 我用子彈寫日記 介紹完了風景 接下來換介紹我自己 我雖然是個牛仔 在酒吧只點牛奶 為什麼不喝啤酒 因為啤酒傷身體 很多人不長眼睛 囂張都靠武器 赤手空拳就縮成螞蟻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你們一起上 我在趕時間 每天決斗觀眾都累了 英雄也累了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副歌不長你們有幾個 一起上好了 正義呼喚我 美女需要我 牛仔很忙的 我啦啦啦騎毛驢 因為馬跨不上去 洗澡都洗泡泡浴 因為可以玩玩具 我有顆善良的心 都只穿假牛皮 喔跌倒時盡量不壓草皮 槍口它沒長眼睛 我曾經答應上帝 除非是萬不得已 我盡量射橡皮筋 頭家先來杯奶昔 要逃命前請你 順便喂喂我那只小毛驢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你們一起上 我在趕時間 每天決鬥觀眾都累了 英雄也累了 不用麻煩了 不用麻煩了 副歌不長你們有幾個 一起上好了 正義呼喚我 美女需要我 牛仔很忙的

蔡依林──日不落

日不落 作詞:崔惟楷 作曲:Bard/Alexander Bengt Magnus/Anders Hansson 作曲:林邁可 天空的霧來的漫不經心 河水像油畫一樣安靜 和平鴿慵懶步伐押著韻 心偷偷的放晴 *祈禱你像英勇的禁衛軍 動也不動的守護愛情 你在回憶裡留下的腳印 是我愛的風景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想念 寄出代表愛的明信片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愛戀 心牽著心把世界走遍 你就是慶典 你就是晴天 我的愛未眠 不落的想念 飛在你身邊 我的愛未眠 愛的巴士總是走了又停 微笑望著廣場上人群 我要把愛全都裝進行李 陪我一起旅行

2007諾貝爾獎得主─文學獎

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2007-10/12/content_6167324.htm

2007諾貝爾獎得主─和平獎

今年和平獎呼聲最高的就是某環保人士機會最大,挪威時間早上九點(台北時間下午五點),答案揭曉!就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Gore),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題委員會)共同分享這份榮譽 。這次入圍和平獎的人選有181位,施明德據說也二度入圍。 IPCC是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成立的,成員有2000人,其主要工作是為國際社會就氣候變化問題提供科學咨詢。 IPCC設有三大團隊與一專題小組: Group 1:評估氣候系統與氣候變遷的科學問題。 Group 2:評估社會經濟體系和自然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正負兩方面的後果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選擇方案。 Group 3:評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並減緩氣候變遷的選擇方案。 Task Force on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負責《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計畫》 圖片來源: http://www.uip.com/ait_live/downloads 影片來源: http://www.uip.com.tw/ait 對於全球暖化有兩派理論支持者,一派就是高爾這樣主張全球氣候變遷是由於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亦有另一派指稱氣候異常是長期氣候變動週期所致,肇因於太陽風暴、地球自轉軸傾倒,等等因素。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只佔了暖化的很少比例,不致對全球影響甚鉅。 不論是哪一派理論,想必如同當時研究人類癌症兩派理論支持者一樣,道不同而合,殊途同歸。當年一派主張環境決定論,也就是生活週遭的化學因子導致體內基因病變,複製時造成基因殘缺,最後突變出可無限複製下去的癌細胞。(後來研究發現癌細胞可子我複製正常細胞的"死亡計數器", 端粒酶。在基因鏈的前端有一組端粒酶,在每次複製時後都會減少一部份,直到用盡為止,細胞便自然淘汰死亡。) 另一派則是主張基因決定論,也就是個人本身基因就帶有殘缺與不全,也就是人人基因碼中階隱藏著致癌密碼,在某種情況之下就會被啟動了。 最後研究證實,癌症的發生是一連串的關鍵機制皆成立,方能導致癌症的發生。例如本身帶有致癌基因,又愛抽菸喝酒,睡眠不正常,住家周圍有高輻射電磁波環境,種種不...

2007諾貝爾獎得主─化學獎

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態表面化學反應」研究中作出的貢獻。因為他在表面化學所作的開創性研究,對於化學工業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反應過程,例如鐵為什麼生鏽、燃料電池如何運作、汽車內催化劑如何參與反應等。此外,表面化學反應對於許多工業生產起著重要作用,例如人工肥料的生產。表面化學甚至能解釋臭氣層破壞,半導體工業也是與表面化學相關聯的科學領域。 中央大學五年五佰億請到兩位新聘的國際師資,包括物理系教授蔡茂盛和德國籍的華特.佛格(Walter Vogel),正好來自厄特爾的實驗室。連帶兩人原創的「高真空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學」和「X-光繞射 」國際級設備,也跟著「嫁」入台灣。 中央大學教務長李光華進一步強調,研究表面化學非常困難,因為僅有少量的分子會在表面反應,訊號很微弱,必須利用光譜、同步輻射等判讀,且要在高真空的環境下進行。同時,觸媒表面可能還吸附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必須清得非常乾淨。因此厄特爾除了解釋觸媒轉化器、燃料電池、氮肥料合成的原理外,還建立了高真空環境下研究金屬表面化學反應的方法。 搜尋資料找到以Gerhard Ertl為第一作者編著的催化作用手冊,一套8部,看到價格實在吃了一斤! http://as.wiley.com/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3527312412.html

2007諾貝爾獎得主─醫學獎

10/9公佈的是醫學獎,由三位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科學家共同獲得。近年來得到諾貝爾獎殊榮者,常常由兩人以上共同獲得,這也顯示了一個成功的計畫與研究,已經不是靠著一個人單打獨鬥可以完成,靠的是團隊合作的默契。但是在台灣升學環境中,常見到的卻是個人主義強烈的惡性競爭!學期分數少拿一分,就怕名次往後倒退2名,同儕間在課業與研究報告上彼此有所保留,卻忘了原先要達到的學習成果與目標。 卡佩奇(Cappecchi)等人藉由胚胎幹細胞技術,從「基因剔除鼠」實驗中找到特定變種基因,有助於瞭解在胚胎發展階段的種種基因變異,讓科學界能進一步找出特定疾病為何會攻擊健康人體,包括囊腫纖維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糖尿病或癌症等。 卡佩奇等三人的成就衍生出一種稱為「基因標的」(gene targeting)的新技術,如今這項技術已推廣到所有生物醫學領域,進一步拓展了學界對遺傳疾病、神經退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症的認識。 參考官方網站: http://picasaweb.google.com/skyhuang.33/sNZkJB/photo?authkey=FlwVKKtrn4Y#5119607626039678466

2007諾貝爾獎得主─物理獎

圖片來源: http://udn.com/NEWS/MEDIA/4047676-1711976.jpg 今年的諾貝爾獎從9日開始公佈,首先公佈的是醫學獎。而今日(10日)公布了物理獎,看到新聞報導說是應用於輔助儲存記憶體,硬碟,上的高密度記錄技術,提起了我的興趣,開始來紀錄今年諾貝爾獎。 首先讓我想到的是一年半前才投入量產的垂直寫入技術,但依照報導好像不是這個,看來是同樣的技術,但是更早了20年,個人電腦正要起飛的時代,也是這項技術發現的時候。 法國的Albert Fert及德國的Peter Grünberg在1980年代分別獨立利用鐵鉻多層膜技術來產生巨磁阻效應,分別產生了50%及10%的磁阻變化。到了1988年由M. N. Baibich等人可以在鐵鉻多層膜系統中使這個系統的的電阻在2T(tesla, 1 T = 10000 Gauss;地磁約0.5 Gauss )的磁場下變為兩倍,取得了重大突破。 假設我們有兩層磁性物質中間夾著一層非磁性物質。如果兩層磁性物質的磁化方向相同,當通過一束電子自旋方向跟磁性物質相同平行的電流時,基本上電子可以容易的通過。但是如果兩層磁性物質的磁化方向相反,自旋與跟第一層磁化方向平行的電子可以順利通過第一層,卻會被第二層相反磁性方向的磁性物質所散射,因此通過的電流便會減少,也就是電阻會上升。因此利用電流的升降,可以定義邏輯訊號的0與1,進而發展各式各樣的磁記錄系統。 這個現象用來讀取磁性記錄裝置特別有用,當記錄資料所需的磁區隨著技術的發達而越來越小而能夠在單位面積下容納更多的資料,相對的讀寫頭也要隨之縮小才能增加讀取效率。但是縮小的磁區同時也表示磁場的訊號會減弱,這時便顯出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物質的重要性。因為巨磁阻物質可以將磁性方法記錄的訊號,以不同的電流大小輸出。儘管磁場很小,但是還是可以產生足夠的電流變化。因此可以大幅提高資料儲存的密度。 費爾和格倫貝格發現巨磁阻效應後,其他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開始研發巨磁阻技術的硬碟讀取頭。第一個用巨磁阻技術的硬碟讀取頭在1997年問世,即成為業界的標準技術。 10年前昆騰(Quantum)生產的大腳硬碟(big-foot),5.25"容量為2GBytes,轉速3600r.p.m.。2-3年前拆了幾顆來玩,其中一顆蓋子當廚房的湯墊了...

整理出塵封已久的記憶!

TV版片頭曲--I'll come 以下是TV版片尾曲--winners 這部卡通,台灣譯為「閃電霹靂車」(原名:新世紀GPX Cyber-formula)(しんせいき グランプリサイバーフォーミュラー),名字還蠻俗的,但是內容卻非常好看!尤其是TV版的部分最經典了。 一籮筐的霹靂車 失去了頭燈的超級阿斯拉 唯一保存完整的高速阿斯拉 當時噱頭十足的合金紀念版普通阿斯拉 ,現在卻變成了瑪麗亞的天使...折翼的天使 單價最高的基地車,車頂像觸角的遠光燈斷了...... 最近整理房間出很多塵封已久的東西,看到這全套閃電霹靂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早年又被可惡的小弟給弄壞了,虧我當時組裝&貼貼紙那麼用心 >" 網路上找了些資料,PS2有出版新遊戲,PC部分則依舊是4年前未與官方達成出版共識的SIN2,Y拍則有人要賣掉他10部+基地車的收藏,目前只標到500元,他連盒子都還保存完好。當初日製一部150元呢!隨盒還有集貼紙送基地車活動,只要集五張不同的車子貼紙就能兌換。但根據經驗,根本沒有法蘭茲的「史格利馬β」那一張,真夠小氣的了!!Y拍最多的是電影版的模型,品質看來都很差,一點也不會讓人心動。 當年一直覺得要製造出像阿斯拉一樣有變形系統的車子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再裝兩顆迷你渦輪引擎當推進器應該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到現在2015年都快到了怎麼還是沒有人設計出來呢?再不設計出來,2022年哆啦A夢都要誕生了呢 ! cyber-formula港譯為「高智能方程式」,其實依字面來看,應該是電腦方程式賽車。SONY的消費級相機也是Cyber-shot,電腦拍出來的相片。所以一直覺得台灣翻譯有點俗。 當年中視在每個星期四下午五點播出,本來我沒有看到任何新節目預告,剛好當天轉著轉著就轉到全台首播第一集,自此就迷上了,每個星期四一定準時收看。 維基百科也有登錄詳細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 搜尋關鍵字:「閃電霹靂車」。

號外!號外!! 緊急插播!!! Wow Wow Woz!!

睡午覺睡到一半,電鈴吵阿吵的,原來是有掛號阿!不知道是誰的哩?迷迷糊糊的下去簽收,喔!是遠流寄來的呀!!打開一看,不就是上個月蘋果創辦人之一的「Steve Woznia」來台新書發表的宣傳活動!?有獎徵答回答關於Woz的問題,抽什麼就不知道了。想當時網站內容看都沒看就填答完畢送出繼續睡覺......。原來抽中了一本Woz的新書阿!!! 真不錯,還好當時沒衝動買下一本。依照我的標準程序,看看封面,瞧瞧封底介紹,翻翻目錄內容......才翻開第一頁,睡眼惺忪的我看到疑似親筆簽名的字跡!!!好像舊石器時代人類撿到打火機一樣,仔細的端倪一番,好像不是印上去的耶!! 用指甲摳一彄鋼珠筆在紙張上留下的軌跡,哎呀!抽中Wozniak的親筆簽名書啦!!! \^3^/ (外星人的本能是趕緊聞一聞億萬富翁遺留下來的味道,掃描富豪的指紋~~~) 回到官方網站查了一下,還真的有中獎名單,書都寄到了,真是詐騙集團的話就就讓他騙一下吧 ~ 原來當時的活動是回答5週不同關於Woz的題目,就可以參加iPod抽獎。當時只填了一次,一次題目只能參加一週的抽獎,一週只有5名好狗運幸運者,就這樣在熟睡的午覺中,神祕驚喜禮物意外的掉到我桌上了! 參考《科技頑童沃茲尼克》活動網站: http://www.ylib.com/hotsale/iWoz/index.htm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 Why Do Buses Come in Threes?

城邦 三言堂2005.6.20出版。在書店這個標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佇足翻閱,因為在台北市公車的確常見的就是一次來兩班,感覺就像是司機偷懶偷跑。這本書說明了生活中的各種有趣幾何問題、機率問題、統計問題等等。其中以機率與人類心理因素解釋了很多「衰尾道人」為什麼總是那麼衰的道理。 拿一個地圖例子來說說好了。 當你動身要前往一個陌生城市找朋友,閱讀道路地圖集時卻發現地點正好就在頁面邊緣。因而要前後翻閱才能找到正確路線。那條道路也許就是半邊在某頁上,另半邊則是在另一頁上,要不然就是延伸跨越書本中央折線。這看起來似乎很不合理,不管哪種地圖,「頁緣」往往只有一小塊,「中央」區域卻都很大。事實上,碰到所找目的地恰巧很靠近地圖邊緣的機會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從下圖看出: 假若一張地圖長寬為10公分和20公分,頁緣陰影部份寬為1公分。 總面積200平方公分,頁緣陰影部份56平方公分。 此時頁緣便佔了整張地圖的28%。當你在這樣的地圖上尋找特定地點時,便有接近1/3的機會,目的地落在次頁緣上。然而頁緣若增加為2公分,則機率便增加為47%,常常讓人直呼倒楣。 當然實際上地圖出版在相鄰兩頁會有高比例的重疊區域,且在台灣這小島上想迷路也真的不容易。 衰尾道人為什麼總是那麼衰尾?假設火車誤點5分鐘,讓他趕不上簽到點名,當他一早碰上第一件不順遂事情,便耿耿於懷,延續了在腦中的難忘程度。接著下了火車被路邊施工柏油噴到高級西裝褲,到超商買了早餐點心,出來後發現店員少找了400元(因為誤把100當做500元鈔 ^^")。為什麼惡運總是接二連三?運氣不好的人總是比較會去注意符合惡運論的事情,當第一起壞事在腦中糾纏期間愈長,就愈有機會多體驗到第二件壞事。但什麼是壞事哩?同樣是火車誤點5分鐘,若那天不趕時間的話,或許是輕鬆的看著早報或從旁經過的小妞。人們總不會去注意看似理所當然的事件,總是聽到衰尾道人抱怨今天得了重感冒,卻沒聽過有人說,我今天沒有生病過了一天! 福爾摩斯探案有一篇「銀色馬」裡面說到有位邪惡的賽馬訓練師,想對自己的馬匹下藥。福爾摩斯在故事裡作出最著名的推論。巡官問福爾摩斯,有沒有什麼證據需要注意的。 Holmes:要留心狗在夜間裡做的怪事......。 Officer:但是狗在夜間沒做什麼怪事阿! Holmes:那就是怪事了! 福...

雕刻人骨 Carved in Bone

最 近一邊整理照片,一面玩玩blog,旅途坐車途中沒事就帶著一本小說來看。這篇就先post近期閱讀的一本推理小說,《雕刻人骨》。作者是美國刑事人類學家 Bill Bass,由Jon Jefferson執筆。前一部名作是《死亡翻譯人》。由城邦於2007.6.30出版。 這本故事內容圍繞在解開一具躺在洞穴中30年,被屍蠟包裹無名女屍的驚奇歷程。故事描述歷歷在目,但又不令人噁心,反倒是使人有更想接著看下去的好奇欲望。作者以他法醫博士經驗描述了如何實驗人體組織器官以協助未來刑事鑑定的研究佐證,使人們有機會窺看神秘的法醫刑事鑑定的世界。 另外一位著名的女法醫作家,派翠西亞.康薇爾 ( Patricia Cornwell)所著《人體農場》,在這本小說中也被友情引用來作為故事開場地點。 參考作者的官方網站: http://jeffersonbass.com/videos.html 有真實人體農場的影片唷 ~

More Taiwan Tensions? who tightens this string?

Time雜誌的編輯對於圖表、地圖常常在不起眼的小地方動些手腳,達到最大效果刻印人心的展現效果。如同戴了哆啦A夢的石頭帽一般,明明就在你眼前,卻不會讓人有所懷疑。也難怪趙博愛擷取某期圖表來當作教材與考題。這也凸顯平時我們接觸與使用的工具侷限於MS-Office所給予我們的範本迴圈當中。 這篇文章第一眼除了看到熟悉的中華民國元首照片外,接著奇怪的部份就是編輯把台灣塗成了紅色。再看一看標題,果然有加深文章印象的效果,原來是阿扁又觸動了緊張的三角琴弦!圓圓的地圖搭著柔邊,有聚焦效果,不容易被週遭干擾。大陸與台灣兩地使用較亮眼顏色突顯主題,加強兩岸緊張對立關係印象。這篇文章是美國記者撰寫。看起來是不是像隔山觀虎鬥的漁翁在一旁搧風點火呢? 文章擷取自Time magzine (Octobor 1,2007) p.11 參考:《How to Lie with Maps》 http://www.google.co.uk/books?id=W2JQAAAACAAJ&dq=How+to+Lie+with+Maps

Thanks Donald, K.C.'s husband

There is new banner in my Blogger! Thanks K.C.'s husband Dolnald, who lives in Florida state U.S.A. ,made such a good banner for I. I'm their laughing maker because I always use poor English grammar or said "Taiwanese Englsih". My original blog title means geographer's world has been seen after wearing a color glasses as a filter, then you can see some things what you never noticed. And he made good banner for I, thank Donald a lot! Here is their blog website, posted many interesting article. http://www.newbiefaq.com/

羚羚終於出現啦 ^^

原來正巧我們回台後,羚羚就換了手機號碼。原來她的QQ號真的比我們少了一碼。原來......羚羚還記得我呀!!! 失聯了兩個半月,還以為羚羚只是在北京的一場夢。根本沒這號人物。羚羚的出現,讓我昨晚高興得都睡不著了 ^^。當初加入時看到是西藏人,自作聰明看了本子上很像"明牌"的一撇,在帳號後面加了'1',還真剛好也是個江西人!!不過後面這個江西人也從來沒見其上線過。看了她的QQ空間,發現了好多羚羚的照片,這篇就來個美美的羚羚照片大專輯吧!!以下照片全都是直接連結羚羚的QQ空間。 哇! 是性感百變天后!! 羚羚不用裝扮本人就超美了啦 ! 10個人有9個都說美,剩下一個是兩個都想通吃 ^^" 這是白雪公主裝嗎?頭上長出天鵝的羽毛囉! 那就叫做"白雪天鵝"好了 ~ 這像白髮魔女,千年老樹妖 ^^ 被自己的千里嬋娟給纏住了吧! 嘿嘿!! 被這隻千年狐狸精吃了我也願意啦!! ^^ 當起了琵琶女的羚羚。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我說這應該不是羚羚吧? 怎麼看都感覺不到羚羚原有的神韻 >" 持續感應中 ~ ~ ~ 台灣女生流行拍貼,大陸女生流行拍藝術寫真嗎? 這才像我心中迷人的羚羚 ^3^ 這張也有像唷 ^^ 我直接迷倒鍵鍵盤上了 >" 嘴裡唸得說的都是中國話....... 羚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