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平獎呼聲最高的就是某環保人士機會最大,挪威時間早上九點(台北時間下午五點),答案揭曉!就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Gore),與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題委員會)共同分享這份榮譽。這次入圍和平獎的人選有181位,施明德據說也二度入圍。
IPCC是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成立的,成員有2000人,其主要工作是為國際社會就氣候變化問題提供科學咨詢。
IPCC設有三大團隊與一專題小組:
Group 1:評估氣候系統與氣候變遷的科學問題。
Group 2:評估社會經濟體系和自然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氣候變化正負兩方面的後果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選擇方案。
Group 3:評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並減緩氣候變遷的選擇方案。
Task Force on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負責《國家溫室氣體清單計畫》
對於全球暖化有兩派理論支持者,一派就是高爾這樣主張全球氣候變遷是由於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亦有另一派指稱氣候異常是長期氣候變動週期所致,肇因於太陽風暴、地球自轉軸傾倒,等等因素。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只佔了暖化的很少比例,不致對全球影響甚鉅。
不論是哪一派理論,想必如同當時研究人類癌症兩派理論支持者一樣,道不同而合,殊途同歸。當年一派主張環境決定論,也就是生活週遭的化學因子導致體內基因病變,複製時造成基因殘缺,最後突變出可無限複製下去的癌細胞。(後來研究發現癌細胞可子我複製正常細胞的"死亡計數器", 端粒酶。在基因鏈的前端有一組端粒酶,在每次複製時後都會減少一部份,直到用盡為止,細胞便自然淘汰死亡。)
另一派則是主張基因決定論,也就是個人本身基因就帶有殘缺與不全,也就是人人基因碼中階隱藏著致癌密碼,在某種情況之下就會被啟動了。
最後研究證實,癌症的發生是一連串的關鍵機制皆成立,方能導致癌症的發生。例如本身帶有致癌基因,又愛抽菸喝酒,睡眠不正常,住家周圍有高輻射電磁波環境,種種不利條件之下,細胞一直遭受刺激,癌細胞便就此而生。
然而癌細胞與癌症的發生卻沒有強烈關聯性,在某些因素成立之下,身體可能產生一些癌細胞,如良性腫瘤,硬塊等,但往往可以被正常殺手T細胞、B細胞給消滅,或由癌細胞自身的"溶體"給溶解。所以愛抽菸的人沒發生癌症,不代表體內沒有癌細胞。這是不得不警惕的。
今年角逐和平獎的人似乎不是那麼實至名歸,新聞報導指出高爾本身不見得是個高度環保份子。愛攪局的師明得,唯恐社會不亂,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和平。
「高爾也常被批評言行不一,今年7月他在全球九大城市盛大舉行的環保演唱會Live Earth,就被估計製造了680噸垃圾,根本是假環保。還有高爾不斷宣傳要節約能源,但是他自家的豪宅被踢爆一個月電費竟然高達3萬美元,約新台幣100萬元,著實讓人吒舌。」
另外,也有接踵而來的批評聲浪,有人懷疑這是干涉美國政壇的政治手段,有人質疑跟和平根本扯不上關係,而且過度強調能源匱乏,只會造成能源的爭奪製造衝突。美國學者馬羅路易斯指出:「高爾和他的暖化十字軍,讓這個地球瘋狂節約能源,這會導致普遍的貧窮,貧窮不會促成和平,貧窮只會製造衝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