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飲水機,生活頓時失去了重心!泡個飲料得千里汲水,很不方便。
咖啡,真的讓人無法抗拒它那陣陣飄來的誘惑!如同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再忙,也要喝一杯咖啡!只是…目前不知道和誰喝…
喝一杯咖啡,可以讓腦中正在思考的問題,放在一旁,喝完咖啡再回來重新思索,將會有新的靈光。
高中開始嘗遍各種罐裝咖啡,哪些香甜好喝,哪些是以"難喝"做為提神功效,大概都有了底。
前幾年,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公開說明,市面上一般罐裝咖啡都是香精咖啡,才恍然大悟,喝了一堆化學咖啡。 0rz
開始摸索咖啡沖煮程序也有一學期了,應該可以新增一個Coffee life的主題。先從濾泡式煮法開始練習。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器材便宜,收拾清洗上也簡便。缺點是,豆子不是以100度沸水來萃取烹煮,無法煮出豆子本身應有的品質。
一般濾泡式方法是將磨好粗顆粒豆子放進濾紙中,淋以開水。這樣的方法,我看缺點大過於優點。 一來萃取時間不足,粗顆粒也無法將豆子菁華萃取出來;二來,咖啡水分不易通過濾紙,一開始濾紙就已經是堵塞的狀態,後面再倒入的水早就已經涼掉,手也痠了,期待的心情也沒了。這個方法只適合一包20元的包裝濾泡咖啡。唯一優點就是,方便。
同樣為濾泡的方法,我使用虹吸壺的概念,但實際操作是把虹吸法上下部分拆開來執行。
將磨好細顆粒豆子倒入杯中,淋以沸水。充分攪拌後,靜置90秒,使沉澱。咖啡粉和水的體積比例約1:10,濃淡可調整。其中,90秒是從裝滿一整杯水開始計算。
再來,緩緩的將咖啡倒入濾紙中,小心不讓咖啡渣流入太多到濾紙當中,如此可順利快速得到一杯清澈芬芳的咖啡。整個房間也會洋溢著如同咖啡屋一樣的香氣,讓路過的人也分享香味。
NG1:
過程中,試了一般泡茶用的濾壺,反而弄得滿桌滿手咖啡,很不理想!
NG2:
一開始,還沒買濾杯,單用濾紙架在馬克杯上,一樣地,很不理想,濾紙接縫處會裂開。濾紙盛裝咖啡的容量也有限。使得杯中咖啡會萃取過度,先到下去的咖啡和後面倒入的咖啡,萃取時間是不一樣的。
濾杯有高級瓷器和低價塑膠,兩種。瓷器濾杯通常很厚,相對於塑膠濾杯,其比熱也較小,也就是說,會吸收咖啡很多的熱量,讓咖啡溫度急遽下降。破解的辦法就是增加一道溫(濾)杯的手續。冷掉的咖啡,會變得又酸又苦,而且不香!對於經常泡茶的人,這是很重要的步驟,對於泡咖啡的人,似乎是很容易忽略的關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