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0的文章

香草咖啡豆

星期四晚上為了隔天Seminar演講的會後茶點,去了一趟內湖Costco。本來只想買汽車用品。最後逛到了即溶飲料區,咖啡豆每包都像狗飼料般誇張的大包!這包特別像寶路!!比教了所有的品牌,挑了這包香草口味的豆子。 挑選過程排除了星巴巴(太貴),Kirkland也被我排除,感覺他是Costco自有品牌 。(沒去查證) 所以只剩下這包來自CA, U.S.A.的gosé’s雀屏中選。Costco所有豆子,一包都是3磅,很誇張的大包!也有鐵罐裝,Kirkland的咖啡粉,理面是磨好的豆子。網路有看到評價很高,這大概只有營業店家才會考慮吧。我喝咖啡的速度應該趕不上咖啡粉香味散失的速度…。 一直沒路過生活五金百貨去買封口長條夾,所以買回來一直沒有開來試煮。但是不管了!今天終於忍不住誘惑,先用摩卡壺試煮了一杯。 這次的測試,磨了滿滿的咖啡粉,裝進摩卡壺內。一般重烘培的豆子,要是裝這麼多咖啡粉,煮出來的濃縮黑咖啡,很難直接入喉,通常都是做成濃醇香的拿鐵。但是這個鐘烘培的香草咖啡豆,直接喝,除了香草的香味之外,還帶有濃濃的碳燒烘培味道。濃郁、香醇,讓人懷疑這是加了香草糖漿的黑咖啡。 加了牛奶之後,我的飲品menu上,又多了一道飲料:香草拿鐵!!買了這豆子,省了香草糖漿的錢呢 ^^ 3磅豆子多少錢? 比星巴巴半磅的豆子還便宜!! 你說誇不誇張! <NTD$370/3磅> 不過網路上有人說,Costco賣的是快過期的豆子(驚!) 雖然上面保存期限寫著到今年年底,還是趕緊把它分一分,煮一煮好了~ 下次再用濾泡方法來測試一下口感。

傍晚的海大夢泉

一段時間沒有拍照了,趁著傍晚時分,色溫正精采的時候,拿起了24mm超廣角小相機,東瞧瞧西拍拍。背包裡的Nikon EM +24mm f/2.8怕驚動了路人,不敢拿出來。而且裡面裝的恐怕是LOMO風格的負片,去年上班時,在路邊撿到全新的日曬雨淋富士100,全新未拆封。拿來練習殺底片不會心痛。 左邊那張設定ISO400 1/8s f/2.8 (24mm端),點測光於天空與海事大樓交界微略偏下。測天空,底下全黑;測夢泉,以上全白,真是難以兩全其美… 第一張測試失敗,就只好使用第二階段的設定。難得在我活動時段,有這麼精彩的色調,怎能錯過? ISO值降為100,使用長時間曝光模式可控制快門時間,1” +f/2.8 (24mm端),正常狀況下,這麼長的曝光時間,天空應當過暴更加嚴重。但是,左手的黑色相機皮套可沒有閒著!拿來遮住上部過亮的天空,待快門開啟的最後0.2s,再穩穩的移開皮套。上弦月都拍到了呢! 我沒搖過黑卡,但只搖過電話卡和手掌,今天增加了一項道具,Canon IXUS原廠皮套  哈~ XD 重施故技時,正好一部車經過,記錄下了車燈軌跡。

Bialetti 摩卡壺

發明 摩卡壺 的始祖,據說就是 義大利的Bialetti公司 ,一個圓錐狀的鬍子矮人,是它的商標。 網路上的品牌故事: 1933年義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 發明了第一支摩卡壺( Moka Pod ),Alfonso這項創新的發明,讓咖啡器具使用變的十分簡單。使用率在義大利高達有百分之90以上。1950年代Alfonso也展開了成功的廣告戰,此產品也在歐洲家庭迅速成為了重要的品牌之一。 然而Bialetti關心設計也顯露自己在許多方面的獨特,不管從人體工程的把柄和形狀,還是對新的塗層材料和trend-setting顏色使用。Bialetti產品的品質在於選取原料-所有的Bialetti產品使用最高等級的鋁來保證品質的最佳效能。 《資料參考》: 興奇購物網 選擇摩卡壺,就是看上它的方便性,且兼顧咖啡烹煮的品質!煮出的咖啡屬於Expresso義式濃縮咖啡,只差了沒有9-bar高壓… … … 一樣是拿鐵,和濾泡法相較之下,口感就和星巴巴的拿鐵相當了,多了濃醇!每天來一杯,擁有 完美的一天 ! 走訪各家咖啡器材專賣店,看來看去,以摩卡壺來說,比較齊全的,在台南市有一家, 尚品咖啡 ,而且價格不是最高。可黑貓貨到付款不加價。 本來電話中要訂的是金色手把版本,等了一個星期,才打電話來說,廠商也沒貨了!只好依舊買了黑色橡膠手把。優點是比較不燙手。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品牌,以及更便宜的摩卡壺,但為什麼選Bialetti?我直接和可愛的店員說,就是品牌迷思啦 ^^" 另一家台灣大廠Tiamo,不銹鋼磨卡壺價格就更高了。大概是因為在百貨公司設櫃和大馬路邊專賣店開太多關係吧。這也是它落選的原因。 其實在歐洲,同樣的Bialetti,只要一半的價格不到就能擁有,可惜都被代理商賺走了。不過即使請國外朋友寄回來,運費加一加,和台灣售價也很接近了。

花式咖啡

一般來說,加了牛奶的咖啡,就是花式咖啡。杯面佐以拉花,更是一杯標準的 花式咖啡 。經過測試,咖啡還真非得加鮮奶,才好喝!無論使用低脂or全脂奶粉都非常的難以入口。 若使用Expresso機台的高壓蒸氣加熱牛奶or打奶泡,則使用全脂牛奶會更香濃。 概念上來說, 拿鐵 是加了高比例的鮮奶和濃縮咖啡,約3/4鮮奶 & 1/4濃縮咖啡。 我的虹吸濾泡法,似乎比較清淡,咖啡比例就提高了,但依然少了濃醇口感,整杯拿鐵可以"淡雅"來形容,只因為少了濃醇口感。這份"濃醇"的來源應該包含了被濾掉的 1.咖啡油脂、 2.濾紙上的 "咖啡泥", 3.和部份看不見的咖啡菁華吧。 整體來說,這套配方應該只能算是 「咖啡牛奶」 ,因為少了濃醇。另外,我的萃取用量杯容量600C.C.,加上超商買的300C.C.鮮奶,經過胡亂地調配之後,將近一公升的特調拿鐵就完成了!每天一杯 “一公升的拿鐵”,讓人滿足又愉快 ~ 若使用Expresso機台,拿鐵佐以薄層奶泡,這讓人還可以接受。 但是…某數字超商販賣所謂的"拿鐵"比例,根本就是卡布奇諾了嘛!!真不曉得他們機台設定的拿鐵和卡布奇諾有什麼區別? 順道提到 卡布奇諾 ,概念上,它是較少的牛奶比例和厚厚一層的奶泡,所組成的一杯花式咖啡。1/4濃縮咖啡+2/4鮮奶+1/4奶泡,也許是這樣吧。準備圖案模型,灑上肉桂粉,或巧克力粉,輕鬆變出一杯仿拉花的花式咖啡。 數字超商自創的拿鐵是1/2奶泡+1/2 奶水 比較重的咖啡牛奶,很是特別。 附帶一提: 奇怪的是,伯爵紅茶、大吉嶺紅茶、茉莉綠茶等口味的奶茶,反倒是得加奶粉才好喝!!

Coffee life, Leisure time

  沒有了飲水機,生活頓時失去了重心!泡個飲料得千里汲水,很不方便。 咖啡,真的讓人無法抗拒它那陣陣飄來的誘惑!如同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再忙,也要喝一杯咖啡!只是…目前不知道和誰喝… 喝一杯咖啡,可以讓腦中正在思考的問題,放在一旁,喝完咖啡再回來重新思索,將會有新的靈光。 高中開始嘗遍各種罐裝咖啡,哪些香甜好喝,哪些是以"難喝"做為提神功效,大概都有了底。 前幾年,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公開說明,市面上一般罐裝咖啡都是香精咖啡,才恍然大悟,喝了一堆化學咖啡。  0rz 開始摸索咖啡沖煮程序也有一學期了,應該可以新增一個 Coffee life 的主題。先從 濾泡式 煮法開始練習。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器材便宜,收拾清洗上也簡便。缺點是,豆子不是以100度沸水來萃取烹煮,無法煮出豆子本身應有的品質。 一般濾泡式方法是將磨好粗顆粒豆子放進濾紙中,淋以開水。這樣的方法,我看缺點大過於優點。 一來萃取時間不足,粗顆粒也無法將豆子菁華萃取出來;二來,咖啡水分不易通過濾紙,一開始濾紙就已經是堵塞的狀態,後面再倒入的水早就已經涼掉,手也痠了,期待的心情也沒了。這個方法只適合一包20元的包裝濾泡咖啡。唯一優點就是,方便。 同樣為濾泡的方法,我使用虹吸壺的概念,但實際操作是把虹吸法上下部分拆開來執行。 將磨好細顆粒豆子倒入杯中,淋以沸水。充分攪拌後,靜置90秒,使沉澱。咖啡粉和水的體積比例約1:10,濃淡可調整。其中,90秒是從裝滿一整杯水開始計算。 再來,緩緩的將咖啡倒入濾紙中,小心不讓咖啡渣流入太多到濾紙當中,如此可順利快速得到一杯清澈芬芳的咖啡。整個房間也會洋溢著如同咖啡屋一樣的香氣,讓路過的人也分享香味。 NG1: 過程中,試了一般泡茶用的濾壺,反而弄得滿桌滿手咖啡,很不理想! NG2: 一開始,還沒買濾杯,單用濾紙架在馬克杯上,一樣地,很不理想,濾紙接縫處會裂開。濾紙盛裝咖啡的容量也有限。使得杯中咖啡會萃取過度,先到下去的咖啡和後面倒入的咖啡,萃取時間是不一樣的。 濾杯有高級瓷器和低價塑膠,兩種。瓷器濾杯通常很厚,相對於塑膠濾杯,其比熱也較小,也就是說,會吸收咖啡很多的熱量,讓咖啡溫度急遽下降。破解的辦法就是增加一道溫(濾)杯的手續。冷掉的咖啡,會變得又酸又苦,而且不香!對於經常泡茶的人,這是很...

蘋果咖啡

台中 歐舍咖啡 ,看來是個很專業的咖啡豆進口商。 知道這家店,只因當初在網路上搜尋H5郵筒磨豆機,發現他們網站能直接撥打Skype訂購,很方便! 訂購了另一間同款磨豆機,但歐舍的品質較佳! 店家知道我剛開始嘗試各種豆子的口味後,就寄了4種口味,不同產地和烘培程度的豆子給我試喝!! 每包量還不少,大概有1/4磅,可以泡個4次。看了網站,它們豆子還不便宜呢!1磅的豆子,跟我的磨豆機價格都差不多了!! 不過因為偷懶,沒有把咖啡豆的產地和口味記下來,只記得哪包最能接受,名字都沒記 ^^” 下次再郵購個幾包回來用不同煮法,試口味後,再PO上來 ~ 這個創意咖啡,看了真的讓人耳目一新,口齒悸動!難怪能得到冠軍。 新聞片頭提到的"美酒+咖啡",我唯一不喝的花式咖啡大概就是 愛爾蘭咖啡 了吧!即使酒精濃度小於1度,我也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