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09的文章

Magneto Optical Disk

大學時代在學校什麼電腦產品都有機會撿到,要組一部電腦不成問題。翻出以前沒時間使用的高級儲存媒體「MO磁光碟片& MO機」很久沒碰,已經忘記詳細規格了。 查了網路價格,機器還有 NTD$8000 的身價呢!MO片卻已經很難找到了。5-6年前這片還要$800元左右。8年前ZIP 100MB的磁碟片要$430,卻僅在少數沖印店看到支援。 MO依照字面就是「磁光碟」的意思和技術,讀取時候碟片正面會有磁頭讀取資料,寫入時則利用背面的雷射頭寫入。所以他不怕磁性物質,但應該還是怕光。 MO機的大廠是 富士通 ,網站有其詳細規格,這部機器採內接式 SCSI-2介面(頻寬20MB/s),最高寫入速度5.92 MB/s。碟片上還有個規格標示,2048 Bytes/sector每磁區2KB的意思,格式化硬碟時候也能選擇這個選向,代表每寫入一個檔案至少就會佔據這張MO片2KB的容量空間,即使這個檔案只有1KB。因此當寫入大型檔案時候,磁區單位愈大,寫入速度愈快;反之,磁區單位愈小,愈能充分利用儲存媒體的空間,但寫入速度就會變慢很多。在MO片上磁區大小是固定的,不如硬碟可以經由格式化變更。 MO片尺寸有3.5吋和5.25吋兩種,容量從古至今有230MB、640MB、1.3GB & 2.3GB幾種,機器後期規格可以向下相容,對於太小容量的MO片甚至只有讀取的功能限制。高中時期有人送我一片SONY 5.25" 同為1.3GB的MO片,說是老爸公司淘汰的,不過還沒找出來藏哪兒。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儲存媒體種類不勝枚舉,但到目前還是以MO經過評比,儲存穩定性最高,不像光碟片,即使放在防潮箱,消除了溫度、濕度、光線的影響,還是有可能在不久時間後有無法讀取現象。(這是趙博告訴我的親身經驗,放不到一年的SONY DVD) 不過MO片的儲存成本實在太高了,現在相機隨便一拍就超過一片MO片的容量了,若想拿來當作相片的備份媒體,除了得勤奮的搜買庫存MO片外,還得多準備一些隨時逃家的小朋友們。  

紙雕遮光罩

昨天在 Canon Fans論壇 發現一個有趣的網站,這是 英國 網站 「Free Lens Hoods」 ,可以自行列印各種廠牌&所有款式的鏡頭(除了老古董鏡頭)遮光罩 (Hood) !每款鏡頭皆有蓮花型和圓形兩種遮光罩可供下載。若可以使用,這還真是省了不少錢呢 ~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猴急行動派+愛做勞作的我,PDF檔馬上拿去數字超商iBon列印,書局買了一張B4黑色西卡紙,回來剪阿剪,色筆描阿描。終於完成自製遮光罩。以這顆鏡頭遮光罩來說,B4尺可以裁出3個遮光罩。 網站上強調要拿PDF檔案列印,以 100% 原尺寸列印,並且不要設定「調適至頁面」(Fit to page),來放大或縮小至錯誤的紙張大小。大部分鏡頭皆能以A4版面列印,除了部份大口徑鏡頭的遮光罩需要A3或A2紙張列印。 網站提出擁有紙雕遮光罩的7大理由: ◎不佔空間,方便攜帶 ◎擁有遮光罩無須等待──只要下載、列印、勞作DIY &裝上鏡頭 ◎不必擔心遺失,再印一個出來就行了! ◎100%可回收 ◎可調整、迎合不同DSLR感應器的焦長轉換係數 ◎可同時擁有「圓形」和「花瓣型」兩種版本遮光罩 最重要的是這些遮光罩‧‧‧ 【絕   對   免   費】 製作完成後回頭看了網站上的安裝説明,原來那些鋸齒狀葉片可以反折在遮光罩內,藉以輕輕卡在鏡頭前端;或者如照片裡的裝法,再加以橡皮圈或膠帶固定(我試貼了幾片雙面膠在裡面)。 製作成品看起來還是有模有樣呢!明天再仿原廠遮光罩,於上面塗塗寫寫遮光罩型號和原廠mark,讓它更像是有那麼一回事!

FLM 球型雲臺

  好的相機腳架(tripod)&雲臺(tripod head)&快拆板(quick release plate)居然是要分開來買的,聽到時候真是難以接受‧‧‧因為價格貴得難以令人接受! 某一天看到雜誌裡面的廣告頁,介紹 FLM 雲臺,看起來就很有質感,而且又是來自工藝之國,雲臺部份就設定是它了。 廣告頁上列出的的經銷商,實在不多間,只有兩家,另一家不知道在哪裡,所以就忘記了。反正FLM的價格很硬,在哪裡買應該都是一樣的,除非跟老闆有交情吧。歐元價格是 €100.00 , 跟台灣價格差不多。 FLM球心特點就是不必上油,因此較不怕入塵,同價位雲臺,它的底盤多了水平旋轉(PAN)的功能。 裡面的阻尼旋鈕可以讓相機在旋轉時不至於太過空泛,利用了兩片類似來令片零件來控制摩擦力。 它的快拆板依然秉持輕、薄的訴求,但價格卻也是令人不敢接近‧‧‧所以挑了比較厚重但價格經濟的義大利產品。 為什麼挑了32mm這一顆呢?因為這已經是我對雲臺預算的上上限了!我更想擁有38mm雲臺的載重力還有制動左右方向的功能(tilt function)。 會鎖定這麼高級的雲臺,是因為4年前的月蝕夜晚,抱著500mm的鏡頭裝在300元的傻瓜相機專用腳架上,不只月餅沒吃到,腳架還就此斷頸‧‧‧就這樣給氣到了。 找到了介紹FLM名字由來&生產流程與理念的專訪網站 FLM : one day in the factory FLM名字的由來是創辦人(   Anne and Werner Bürklin) 製造球型雲臺過程中, 遇到了專業攝影者們的需求(professional F otography),為了得到理想的影像品質,輕巧靈活(additional L ight)的操作,得以在各種環境下得到精確的調整。球型關節(萬向雲臺)亦使用在各種度量上( M etrology),支撐感應器、光束發射儀器、瞻標以及測量光學系統,達到穩定的架設。 1993年買下巴伐利亞郡(Bavaria) Bad Wörishofen (A點) 一家名為 Sedelmayer 公司      (B點為現在FLM廠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Sedelmayer公司原先只是製造工業用橢圓型球型雲...

講文明的大陸人?

不同社會文化的人們遇到了,對方的行為總是顯得特別突兀,然而早就習以為常的人卻深而不知。 這天,受過日本教育的祖母忽然攢揚起日本時代人們有秩序得多了。當天報紙頭版照片本來還沒覺得哪裏不尋常,但奶奶一眼就指出兩手摸著白色牆壁的傢伙是沒水準的大陸人。   仔細想想,為了不弄髒白色牆壁,我也很自然的不會想像這傢伙一樣將手掌貼在牆上。就像要我隨手丟垃圾在路上一樣,有一種難度存在。